好多人話香港係商業社會,同錢冇關或者唔具商業價值,幾大成就都唔會有人重視。其實好真好中。正如李小龍令好多外國人知道香港去認識中華文化,佢出身地香港有冇紀念過佢?由成名到殞命幾十年,香港仲係一間李小龍博物館或一尊紀念像都冇。但其他中華地區、西方國家甚至東歐反而有,仲十分熱心。
「想香港都整?除非起完整完政府有錢搵啦。」
BEYOND亦係。而家冇幾多後生仔女會識或者知道佢地個名,但經歷過八十至九十年代中人士冇幾多個唔識,甚至隨口都哼得晒佢地幾首金曲。自己細細個未識聽歌時,除左430穿梭機同閃電傳真機d兒歌、卡通片電視劇主題曲,有深刻印象之中文歌差唔多都係BEYOND,最記得第一首識得係《真的愛你》,未聽歌詞,齋intro段double lead已經永世難忘。好記得黃家駒死忌一日係我小學六年級畢業旅行,玩完上到巴士,收音機就係播黃家駒死訊,當時唔太大感覺,但越老越能感受到自己錯過左乜野。成世人第一次唱K,點第一首歌就係
「BEYOND《海闊天空》!」
係自己點完都諗番「點解我會點呢首歌?」因為以前未認真聽音樂,真正成為BEYOND fans亦係好耐之後,但當時一提起中文歌就係講BEYOND、就係《海闊天空》,未識聽音樂、唔聽歌都知道BEYOND同被深深吸引住,佢地就係如此具魔力。BEYOND為中文音樂付出心血、創作多首曠世名曲,對香港甚至全個大中華地區音樂精神帶來重大衝擊,已經被民眾/老坑視為粵語音樂界神聖代表,但你見「官方」同「音樂界」仍然冇認真對待過佢地。正如一開始,個個只話「嘈」、「夾band係飛仔所為」;跟住偶像派冒起好多妹妹仔追星追車,歌手冇事但BEYOND成為「教壞細路」的眾矢之的(我記得黃家駒過身果排,有晚新聞第一單就係大量靚妹因為佢死喊到俾老豆老母先生校長小),雖則佢地對比其他歌手如四大天王作風同心態完全唔偶像派,亦冇人會追究係傳媒過份吹噓形成追星風氣;音樂真係得到民心,但因為唔屬於娛樂圈同發言踩到好多人尾,「埋唔到堆」;二千年選「十大千禧金曲」之類懶係應節地為之前二三十年做個回顧,正路地係鄧麗君之類的真正經典,但劉德華《一起走過的日子》都有獎(幕後解畫「因為係某位評判心頭好」),BEYOND反而冇,相信佢地任何一首膾炙人口而具激勵性作品如《海闊天空》、《光輝歲月》、《真的愛你》,會比《一起走過的日子》更有意義、更值得作為「千禧金曲」卦?而家更加唔需要講,你見報紙講親都係咩不和咩醜聞,根本同音樂無關。BEYOND從來未入過流甚至被認真對待,因為身在香港,唔會重視文化藝術成就的香港。
夾band由進入香港第一日到今日三十幾年,仍被視為異端流氓之舉(當年唔係J-Rock同X-JAPAN香港人鍾意,BEYOND又點會成到名有公司簽丫非常老實),既「千禧金曲」之類都唔會有BEYOND,加上「冇商業潛質」同音樂整體未被香港重視過,媒體又點會刻意製作特輯或書目,向新一代講番呢隊殿堂級樂隊,俾大家溫故知新?真係等左好好好耐,港台《不死傳奇》專輯一連六集每集一小時向大眾再介紹幾位已故名歌手,難得唔係食住個復古熱潮,而真正係向音樂人致敬、認真對待音樂,第五集主角就係黃家駒。港台當年因「鑑於定位該不該繼續製作音樂節目」嘈左好耐,好彩有心人士仍在,等左十幾年,我地終於有幸睇到一個BEYOND/黃家駒致敬專輯真正從音樂出發。會有,或者某程度上2008係成立廿五週年。希望下一個,唔需要等到三十或三十五週年先有得睇。
播映日期係2008年第一個星期六26/1,遲左開電視第一節睇少左半,好在好戲在後頭睇得好感動。返到屋企想再重溫,上到港台網頁先發現
「因版權問題,本節目將不提供網上重播」
勁灰。香港音樂發展同傳播其中一個障礙就係「版權問題」。好在仲有非官方途徑:YouTube。節目出街之後,同晚已經有有心人分段上網,開心之餘立即搵software download左佢落自己部機。你都知自YouTube傳出會推出香港版後,所有唱片公司同電視台上去掃video掃得好勁,我怕港台冇得睇,YouTube遲d都因版權被人投訴洗左,等電視重播分分鐘一年幾載仲要有緣先撞到,到時喊都無謂。
「唔會卦,當羅文梅豔芳張國榮特輯都未被洗,唔入流的BEYOND黃家駒又點會有事?」
特集以訪問為主,當然有BEYOND三子,同黃家駒身邊家人、朋友及音樂人,仲有盧巧音同黃志淙做主持,起碼夠說服力過求祈搵個港姐、演員、model或者DJ主持音樂節目先啦。另走訪兩隊現今香港獨立樂團,講講佢地對BEYOND有何感覺。整體十分正路 - 但你會發現多年黎都冇一個簡簡單單正路講BEYOND的電視節目 - 不過內容深入加插入好多罕見片段,剪接更是高明,學術感時事感重,唔似得無線唱唱歌仔玩玩遊戲講講八卦周邊就話係音樂節目。不過略嫌浪費兩位主持及兩隊樂隊嘉賓EVER同KOLOR,除左開場同前半出幾次鏡講講,後來根本見唔到,EVER都叫做有少少野講,KOLOR淨係影佢地玩一段仔《長城》出鏡廿秒都冇,好似拍完又用唔著,唔用又好似浪費就搵位攝埋入去,反而唔加做到成集《鏗鏘集》型式亦即如後半更好,單靠剪接功力已經足夠,除此之外論製作幾近無可挑剔。
因為係致敬黃家駒而唔係BEYOND,所以只由包括頭十年,亦係 - 老實講,大家(唯一)想睇的 - 光輝歲月。我嫌唔夠多講地下奮鬥史,一開始已經係四人時代,而冇乜講過五人時發生咩事(但劉志遠有一段訪問),其實真正應該俾人認識番係五人時期,可能好多BEYOND fans到而家都唔知有過第五個人、唔知《真的愛你》之前仲有大量遺珠,因為有趣在好多人話BEYOND係搖滾,但佢地真正出到名同成到名係pop rock,正如你問好多BEYOND擁躉、妹妹仔,
「知唔知BEYOND最初係五個人架?」
「下?係咩?」
「噉知唔知BEYOND第一隻碟叫《再見理想》,唔係玩流行曲,係玩art rock?」
「...你講咩呀?」
當年地下時點樣捱出黎、點樣做得成第一個騷、點樣踏入主流,只有好簡單好簡單噉交代:大家自己努力聽歌練歌、朋友同家人支持,同如梁翹柏所言,
「忽然有一些日本樂隊在香港大受歡迎,香港唱片公司覺得樂隊有發展空間,便發掘樂隊...」
避過左「再見理想」之後「背叛搖滾」,好多認真樂迷想研討之一環。但一來最舊作唔算得人歡心(想睇四個人玩《光輝歲月》人多,定睇五條友玩《再見理想》多?),同始終做果班「唔係果瓣」未必會想得咁深入會發掘埋「黃家駒點樣面對由地下上到地面之轉變同外界壓力」,甚至因為非局內人未有諗過呢條問題。當中,又可能有少少歌頌性質之政治正確。正如大家都知BEYOND真係紅果d歌,唔係真正好rock好前衛果d,而係最pop果堆。節目中對此之交代,只有由佢家姐為由《金屬狂人》變成《真的愛你》解話:
「這首歌很大眾化,琅琅上口, 我有一次批評他:『你不是說自己的歌很另類嗎?這首歌琅琅上口。』他解釋是因為母親節將至,是唱片公司要求製作的,似乎在暗示這並非他意願,並非你眼中那麼俗套,只是迎合唱片公司要求。」
但只交代到「上地面」一步,上到去毫無疑問BEYOND整體再加pop落去,最少你唔會搵得番以前七八分鐘一首歌走五拍八七拍八,到後來甚至《喜歡你》,都冇解。唯有當成之前解釋一里通百里明啦。
「那麼,BEYOND的成功,係令band sound入到屋,定還是只有BEYOND自己入到屋?」
亦有人問。好鍾意佢地一回事,我係支持後者。但黃家駒同BEYOND做到一樣野,就係令好多人開始玩樂器,而開始左玩樂器,即係代表有機會(唔係一定)會接觸同嘗試BEYOND以外其他band sound。pop?pop。肯定。只係你明知佢係pop都唔會投訴,因為神在佢作曲編曲填詞都係神來之筆,要作rock特別作pop,真係冇幾多首係唔好聽(老實講,「唔好聽」多數都係好初期仲係好娘果d),pop歌保留到BEYOND式搖滾(保留搖滾精髓大量solo!結他聲樂器聲突出!加自己作曲作詞!噉先真正叫得做樂隊!),同好聽到你心服口服果隻,幾時拎出黎聽仲係回味無窮。有冇見過人唔鍾意《光輝歲月》、覺得《海闊天空》唔好聽?可以紅足十幾二十年全部老餅一致稱頌係有原因的。
但黃家駒除左成功在天賦同無人能及的一把聲(仍然係我最愛香港男聲,無論抒情定搖滾,香港有史以黎得佢一個最近完美),仲有毅力同態度。節目中提到由家人買枝二手木結他俾佢開始自學,再自己儲錢買二手電結他、買器材,每日練幾個鐘同不斷聽音樂增廣見聞,呢樣野你搵到個靚仔會做都難啦,分分鐘佢練一日結他,都長時間過而家靚仔一個禮拜或者半個月夾埋。
「話黃家駒彈結他唔勁的『專家』們,睇完個特集,再搵BEYOND 1991演唱會睇,你就知佢有幾『唔識彈』,當可以同黃貫中鬥啡solo時。」
轉大路令BEYOND紅左之後,發言「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再調番轉頭追尋理想做番自我,好似去非洲做義工,幫人三個月後返到香港寫出《Amani》,而唔似無線搵個藝人去遊幾日行行企企睇睇之後對住鏡頭喊晒「好X慘呀」就叫感受。亦透過不同遊歷,令BEYOND由art rock走到pop rock再回到art rock兼做埋「香港第一代visual rock」,《大地》、《農民》係我眼中「香港式創作」代表,加上阿拉伯同非洲系列,真真正正集各文化大成同時擁有自己風格。你話佢地pop?我未見過本地主流有pop友可以pop得咁有深度。就算比較埋地下界獨立界,都見唔到好多人/靚仔,能夠融合其他音樂同文化入自己音樂入面 - 玩到同人地一模一樣只係cover/tribute一隊band,唔係寫成自己音樂。唔好話寫,你叫而家d靚仔唔好聽死一兩樣,試多d新野接納多d,都難。單包容天下一樣,黃家駒已經幾近無人能敵。
更重要係有意思。今集《不死傳奇》副題係「流行音樂的清泉」,自然指BEYOND,但更有意指出黃家駒同戰友所寫歌詞。你而家唔會搵到粵語流行歌講南非、講戰亂、講和平,唔夠K嘛,都唔喊苦喊忽,唱黎又溝唔到女。勁在寫得黎歌詞靚,同埋唔老套唔說教,即係好多唔妥pop話流行曲乜乜物物的地下音樂人,自己寫d「好偉大」的歌詞,未比文字,內容已經及唔上。《真的愛你》個名聽見覺得肉麻,睇晒全首歌詞,服晒你冇野好講。
「《真的愛你》唔係黃家駒填詞喎!」
我知。填詞人係小美。但唔覺同BEYOND共事幾位填詞人,可能唔夠出名,但全部唔係野少、唔會交行貨嘛?當中我最愛劉卓輝,我心中本地最佳填詞人之一,最初幫好多「Rock友」寫詞,夏韶聲《說不出的未來》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香港對前途不信任之社會不安,「唔關我事」,但第一次聽(於2000年夏韶聲搖擺心窩演唱會)聽得好感動。幫BEYOND所寫,最具代表性同話題性係《大地》、《長城》,冇幾多中文歌內容會咁遠視宏觀,同刻劃及批判當時中華地區情況咁細膩。《逝去日子》(無線《淘氣雙子星》主題曲,我未睇過都識唱!)、《灰色軌跡》、《歲月無聲》(呢首本為黃家駒寫俾夏韶聲,其後BEYOND再唱番)三首具Bon Jovi早期詞作藍領色彩,未睇歌詞單睇歌名已能感受一份唏噓。就連情歌都有《情人》同《為了你,為了我》,我從來唔鍾意《喜歡你》,但劉卓輝有份兩首BEYOND情歌都係我最愛,《情人》曲同唱吸引力可能更甚於詞本身,但《為了你,為了我》,一首唔多人識冇乜人留意之遺珠,係我心中BEYOND繼《海闊天空》之後第二金曲,或者因為值《大地》時期好重中華文化感覺,詞亦實在太靚太到,所以我好鍾意好鍾意呢首歌。不妨上網搵搵歌詞及文獻,研究一下劉卓輝筆觸一份灰暗苦澀。往後合作伙伴變成如黎明等流行歌手,產量減少歌詞題材亦「pop左」,令我感到遺憾,或者同林夕一樣,收貨人只要行貨、只配要行貨咪求祈算囉,到真係有有心人有心歌出現,先認真落筆再一鳴驚人 - 自從K歌當道,真係令到好多填詞人馬虎創作。你話林夕近幾年/十年填詞廢左好多?因為冇太多歌值得填好詞。留意一下唱果個歌手係真正投入音樂,佢手詞立時「回勇」完全唔同,只係次級歌手氾濫,導致行貨居多而寶物出現偶一為之,太易被忽略。
講到BEYOND最重要,必定係1993年,最重要,亦係最悲哀。先,係黃家駒寫出《海闊天空》,粵語流行曲中最神聖作品;冇幾耐之後,就係黃家駒日本跌死,《海闊天空》成為遺作。就算唔係因為佢過身,《海闊天空》一樣會係香港流行音樂殿堂級作品,你試下用headphone聽首歌,編曲豐富同氣氛舖排完全唔屬於單純流行作品(但到而家我都未知編曲人係黃家駒、BEYOND還是他人),歌詞更加唔使多講,你係八十年代自會感受到當中情懷、隨口都唱得出,亦因為當中意思,逢遇「熱血」場面必屬首選,好似幾年前赤柱藝墟因為「太嘈」宣佈清拆(香港文化之荒謬),最後一刻,墟中全部人圍埋,執起一枝木結他高唱《海闊天空》。呢首歌就係無論邊個彈邊個唱,一班人一齊的話必定感人。
「話晒,我都靠佢賺過五蚊架。」
最被感動,係香港寬頻神來一記:
所以我鍾意香港寬頻,唔係淨係串人咁少野架,但我覺得個廣告令(現在的)人搵番BEYOND,多過記得香港寬頻。諷刺地,首歌係黃家駒最成功作品、最完美中文金曲,但佢未正式唱過live就走左,我唯一聽過佢唱現場,得馬來西亞unplugged演唱會,到最後仲要承諾「1994年再見」,而家聽番相當唏噓。至於當年甚至BEYOND自己都講番,黃家駒早有預感會出事,所以借《海闊天空》字裡行間透露玄機,信不信,由你。包括跟住一段:
「我讀教院時,有個同學個阿爸係命理大師,佢幫過黃家駒睇過相,提到佢會有個機會可以到外面闖出人頭地,但同時離開香港就會有血光之災。當時佢冇聽從師傅指點,最後,大家都知。」
「如果黃家駒當年冇去到日本、冇死到,而家BEYOND會點?」
最多人討論話題。當佢地最成功最出名時都「唔入流」,之後香港音樂明顯地走下坡(唔知是否巧合,香港樂壇發展真係自佢離開之後衰退),就算有心是否有力力挽狂瀾?又或變成另一個崔健同主流妥協?唔知。退居幕後、回到indie似乎係兩個最大可能性,因為可能真係入唔到流,正如港樂成日話搵唔到歌手合作,結果你見港樂live一係來來去去果幾個,一係望見覺得有實力但有少少質疑,反而最大發揮之港樂BEYOND仲未發生。做唔到?唔係,林子祥港樂都有唱《海闊天空》、張學友都唱《情人》,就連恭碩良都可以做到一場symphonic rock港樂live。BEYOND好多歌編曲多層次,要改成交響或協奏型式絕對唔難,《海闊天空》已經係個例子。既然如此,點解唔做?好多大陸人唔識廣東話都識唱BEYOND、都係聽BEYOND學廣東話,直到今時今日大陸人仲係尊敬BEYOND到差在未當神咁拜,反而香港依然未會去尊重去珍惜。作為樂迷,睇見亦好感慨,當全個特集三子未試過同時出鏡,全部係三人各自接受訪問,BEYOND而家搞成點,冇言明之必要啦。不禁自己都想再問多次:
「如果黃家駒當年冇去到日本、冇死到,而家BEYOND會點?」
最後,簡單輯錄節目中幾段發言,同前面一樣取自字幕,而非口頭原版。差很遠嘛。字幕組確應寄一功。
黃志淙:「不管是俗世或是都市森林,可以突然靜下來,慶幸我有過這些音樂...西洋搖滾樂歌手,聲線沙啞的很多,若以沙啞聲線唱中文歌而不會令人覺得老套或覺得出色的,可謂萬中無一。」
劉卓輝:「第一次見他時尚未成名、BEYOND尚未推出唱片,我覺得他技術好,站在台上予人大師、未來之星的感覺,很少地下歌手具巨星風範...有些歌流行十年、八年便不再流行,但是他的歌流行了十多年,至今仍然很流行。」
北京BEYOND迷:「覺得在我們心中,不可能有人再超越家駒...在香港和內地,別的音樂人,我只會稱之為偶像,但是黃家駒我一直以藝術家來稱呼他...」
黃家駒:「音樂應該有很多種類、有很多不同性格、有很多不同品種、有很多色彩、有很多不同的感情、有不同的文化在其中。音樂是藝術,包含許多很虛幻的感覺...」
梁翹柏:「以前在香港組樂隊,在BEYOND之前,樂隊被視為沒前途,亦不知道原來可以有此成績,也不知道將來有何前景,我們當時會反問自己為何玩音樂、有何目的?...當BEYOND在香港樂壇奪得最多獎項時,曾經有人說:『怎麼香港樂壇一潭死水、青黃不接,BEYOND也能獲獎!』他們這樣說。但現在全國最多人唱的是甚麼歌?是BEYOND的歌。你說是不是諷刺?」
製作質素及節目深度皆專業,好期待港台有更多音樂節目。我冇旨意過無線。我期望新班子亞視,都冇期望過無線。
另,錯過當年如我的朋友,強力勸籲去搵番隻Beyond 1991演唱會DVD,成場live除左冇《海闊天空》(91嘛),好睇到睇極唔厭。BEYOND單聽CD唔夠,因為精髓係live,睇過佢地表演就知咩叫live,玩得好過studio幾倍,又試新編曲,全場夠晒氣氛,一流。最重要:罕有地仲有黃家駒之現場錄像。
「『搵唔到』或『冇錢』者,YouTube一早有人成場放左上網喇。不過,係有心,破囊支持下啦。」
「生命不在乎得到甚麼,而在乎做過甚麼。」
黃家駒 1962-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