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承認個人對港產片存在非常深成見,個個月都入幾次戲院,但每月甚至每季唔知有冇睇一套港產片,主因題材太狹窄、尺度越來越保守、水準確實無大跳升,唔單得我一個講,你睇家陣本地製作每年有幾多套、一般票房有幾多、「垃圾」佔幾大比例就知,唔計《赤壁》等外資大製作「港產」片,對上一套真正入場捧場之港產片,已經係半年以上之前2009年頭《機動部隊之同袍》。
而家港產片要吸引到人入場,只有靠兩樣野,一係賣台前或幕後明星陣容,我對現今香港台前不嬲冇乜興趣,反而鍾意追導演,杜琪峰係令我有心入場睇《機動部隊》原因;唔賣星就只能靠賣gimmick,即以超藝術或超差劣或超另類作賣點,就如BT四仔時代玩番巨人院線三仔橋段之《金瓶梅》收幾百萬(累積票房分分鐘過埋千萬),你話吹唔吹脹先?香港人往往貪新鮮求特別,後者成功個案非少,鑑於我係個好膚淺好膚淺的香港人,所以好容易被誘惑到,《機動部隊》半年後破例再入戲院睇港產片《殺人犯》。
其實對郭富城做戲一向冇乜正面評價,同時完全唔識幕後班底,係連叫乜名都唔識果種,一切到睇完戲事後先知,會入場可能同好多人一樣:戲名普通得黎有點韓國懸疑片格(《原罪犯》乎?),預告片及海報也太無敵了,期望高在我一向覺得劇本屬港產片弱項,其實唔一定要大製作或超級明星,只要劇本寫得好導演功力夠演員交到戲,就完成到一部襟睇加叫好電影,不論叫座與否,但當然本地市場咁細各位大老細寧要叫座,只好犧牲劇本最緊要穩打穩紮。宣傳稿有句「不能承受的真相」,以此作劇本重點其實早被《鬼眼》導演、《死亡筆記》電影版甚至《恐懼鬥室》系列等玩到爛晒,港產片噉玩/敢玩倒算頭一遭,為呢一句已經值得啦,同我好想知市場限制下劇本可以去到邊個層次,俾錢位老細又肯俾導演幾大自由度。結果「不能承受」兩個字,可作多解。
撰文時已是上畫兩週,對套戲有興趣、有心睇者應該已經入左場,即使冇睇網上資訊發達相信都已對故事來龍去脈有所聞,所以我會全無保留講出劇情同進行評論。
《殺人犯》整體可以分成兩半睇。第一部份講主角調查變態兇案時,慢慢發現自己可能係殺人犯,故事相當有創意,雖然犯駁之處亦不少,例如當全世界都懷疑主角,佢仍然可以繼續盡差人之職責查案,即使案中最大嫌疑犯係佢自己。導演功力亦明顯遜色,部份地方如步伐控制欠完善,大眾焦點自然是郭富城,演出相當破格,黃秋生之後冇幾多人做變態佬大家會鍾意,特別郭富城種偶像派,相信一定大把人讚甚至拎埋獎,不過我覺得一開始恆過頭,如果開場時情緒指數應是1,而結局是10時,佢開場已經做到4-5「好邪」,中間到後半之前點樣失常崩潰效果唔夠明顯,玩到最後上身亦太刻意俾戲佢做 。其他人發揮空間不大。睇導演同畫面都覺得唔屬大公司超班卡士級製作,只得郭富城「夠斤兩」,其他全是電視星,連做開主持的丘凱敏都有份做醫生,片酬開支睇黎有點緊拙。素來鍾意留意路人同配角,不過除必然多戲做的郭富城&家人外,基本上只得張兆輝一個有戲可做,大體亦不及佢其他電影,請比較杜琪峰同《殺人犯》之張兆輝,有時一個導演對帶演員入戲好重要。是否導演要求郭富城盡量過火同時其他演員收歛,以突出主角「精湛演技」?雖然玩到咁激,幾近非神鬼插手不能成真之地步,預左製作組收唔到科,編導演帶瑕疵還好故事夠吸引力,好耐冇港產片帶到俾我咁大驚喜,所以單計第一部份,要打分我肯俾A-。
第二半由「破案」開始。唔係兇手自我踢爆,你千估萬估都冇可能估到,連殺三人加令人以為主角就係兇手之主腦,居然係佢領養左兩年個七歲細路。好似睇緊《凶兆》(定應該叫《天魔》?)。一套懸疑片要兇手無端白事自己講俾劇中人同觀眾做過d乜屬於極之差劣手法,不過唔噉做又可以點?兇手身份根本完全欠缺說服力,同查來查去都冇人會查得出,唔由佢自己講點收場?案情開估前部份笑位的確幾好笑,但原來呢個先至係全場最大個笑位。苦笑果隻。前半多問題都叫做拍得好,後半魔童一上身,全套戲劇本同格調立即廢晒。我都知你唔會明白,到底一個靚仔點樣做到魔童?套戲可以有幾廢、之前相當多精彩橋段點樣收(唔到)科?就等我按照劇情時序,整一個「《殺人犯》超現實個案紀錄」出黎:
魔童真正身份係主角同父異母兄弟,同阿媽遠自南洋來港尋親,先知阿爸娶左個有錢女人,結果當然唔肯同佢地相認,再在小事爭執中同親身阿哥主角結怨,後來發現患上「不老症」經過三十幾年仍然擁有七歲之身。理科白痴我對此症之理解,係《獅子山下》祥仔種症狀,童年時期停止發育但繼續長大,導致細路身老人樣之異相,亦即同戲中不止體型無改變更加唔會衰老之表達不同。如果你話係種新病症就冇得駁,而又會咁蹺大反派「有幸」染上奇病而生天才或異能,如此漫畫化之橋段放入《殺人犯》中,只令我諗番起《伊波拉病毒》個黃秋生,亦即得啖笑。
就當係人間新症,劇中提到「全東南亞只得六個病例」(唔記得有冇記錯),跟住國家醫院捉左去研究,遇到個「早衰症」病人細細個已發育成大人一齊逃走,二人成為犯罪夥伴一個出腦一個出手。國家醫院保安點會咁兒戲話走就走?又走失左兩個「罕有病症患者」,院方點會唔用政府資源去搵,冇人冇物之兩個細路點會咁易走得甩?就算唔見左個普通病人,電視新聞都會公佈再出張相俾大家睇睇叫市民幫手搵啦。套戲拍到好似兩個人唔見左完全冇人理冇人在乎。
逃離醫院後,不老症魔童以做人養子維生,早衰症殺手就做乞兒拾荒過活,為免永遠唔會大真相被揭穿,每隔一排就會轉投第二人家。出出入入孤兒院無數次、住過咁多人家,都冇人發覺個細路有問題?你話咁多老豆老母都睇唔出佢唔會大我算。大大話話十幾廿年,期間咁多間孤兒院冇特別檢查,總會有病痛要睇醫生甚至入醫院卦?
輾轉多年魔童同殺手由南洋來到香港,其中一對父母帶佢到香港乞兒殺手再偷渡,又或年來做盡陰濕事儲埋大筆錢令兩人黎到香港,叫講得通。當時可能已過十年以上,而「早衰症」既比平常人老得快,即使當時殺手年齡同魔童差唔多大,身體機能應該已經急速衰老甚至死埋,但戲中兩個人「十幾廿年前」第一次出鏡,同最後現代個樣完全冇變過。你話原來「早衰症」同「不老症」一樣都係只導致發育失常一段短時期後即會停止突變,再次無話可說,但既劇內已表達出兩個病症狀正好相反,再進行尋常推理,其實此假定早被導演自己推翻。
黎到香港魔童再入孤兒院,你話南洋窮所以唔會留意孤兒健康的話,斷估香港孤兒院唔會咁隨便入得黎就收,入院前做健康檢查應屬正常步驟?又會查唔出佢身染奇疾?
最戲劇性係大家各行各路廿幾三十年,咁蹺主角自己親生仔死左去孤兒院領養,就係去到正魔童住果間,又咁多個細路唔揀偏偏揀著個仇人,就連魔童都承認全屬巧合,話根本冇諗過會再撞到主角、冇諗過會如此情況同佢相遇、再親手俾機會佢一報當年親生老豆為佢而遺棄自己同親生阿媽之仇。既然佢自己亦即導演都噉講,你又有乜好講呢?你用(孽)緣解釋,我會話牽強。
主角一家養左佢兩年,完全唔知道佢來歷都算,兩年黎冇高過大過都覺得好正常,喊得啦/抵死啦。
整個復仇計劃,始於魔童同主角之血緣關係、南洋貧苦生活、奇疾、喪母再變成研究對象,導致心理不平衡成為魔童。以此作為復仇動機我接受到,可惜導演自己都講到佢撞得番主角仲要俾佢收養埋,「天助我也」咪順便報埋囉,做唔出彼此間如何深伉大恨,而只似魔童身痕咪玩下野,相當失敗。
復仇計劃第一步,係搵番主角當年鄰居出黎逐個殺,再佈局到主角殺人嫁禍俾佢。就算仲記得各位鄰居叫咩名,隔左廿幾年,單憑一個細路同一個乞兒之力,茫茫人海點樣搵到佢地?解話咁蹺全部鄰居原來相當出名、「上網查得到佢地資料」。有冇咁吹脹?
再者選擇殺主角鄰居,其實只為增加劇情懸疑性,劇中嫁禍功效成疑。真係想屈佢、等佢以為自己係殺手,當殺左三個人主角仍然認唔到樣連個名都冇印象無動於中,就證明條橋其實冇乜用。到後來揭發大家關係經過非常于迴曲折加片面,如非編劇發功(即夾硬黎),按常理發展主角自己同警方知道此秘密之機會微乎其微。
經過如此多荒謬情節,先正式進入「正章」,但第一幕電鑽殺差佬已經睇到好灰。當一個人俾人用電鑽插心口十幾下再由七樓推落街,正常黎講未失血過多死或重傷死,七層樓跌落樓夠埋單。條「屍」可以捵番分幾鐘地,都冇問題,但捵一大輪企得番起身,最重傷勢只係斷隻腳咁大把,之後仲要入到院頂多幾日先死,除為戲劇性效果,生物學、物理學及現實中根本冇可能發生。
兇案發生時,咁多野冇可能一陣仔搞掂,整個過程發生於公共屋村走廊,住戶實聽到聲覺得有事發生,就連差佬俾人掟埋落樓咁大聲,居然會冇人出黎睇發生咩事,俾殺手所需時間空間做咁多野?
警方調查發現,事發起因係主角打電話約個差佬出黎,結果差佬俾人殺死,主角只被打暈走得甩,同時二人身上有爭執痕跡、差佬手指甲仲有主角衣物纖維,主角成為嫌疑犯。破綻極多。首先差佬跌落樓同主角被襲擊位置不同卻幾近同一時間發生,行兇者只得一個人,邊有時間做咁多野?再者後來發現兩件事發生地點隔左兩層樓,已經自製無法解釋之矛盾。個乞兒幾強都好,有冇可能五秒唔夠飛越兩層樓?而且兩個人先後遇害根本冇相遇過,又何來爭執、差佬身上點會有主角衣物纖維?到頭來都冇解釋到。因為根本解釋唔到。
產生種種疑團,全因主角被打暈後失憶,唯一目擊證人即俾人電鑽放血再掟落樓個差佬又癱左講唔到野跟住死埋。初時話因為被打頭而失憶,跟住又話其實因為長期中毒,之前已入過最少一次醫院,點解當時會查唔到?
害佢失憶當然又係個仔,講佢日日整蛋糕俾主角食時落藥毒佢,長年累月導致短暫性失憶。首先想問需要的是一種專門精神科藥物,就算出面有乞兒照應,有冇咁容易俾佢拎到手加持續有存貨?而且整蛋糕時其他家人好似阿媽點會唔知?
成為第一個冇被落手殺死之生還者,加上聯絡另一受害人到案發現場見面再「發生爭執」,警察內部已即時生疑,單表面跡象主角冇可能唔係最大嫌疑,跟住仲要不斷發掘出對佢完全不利之證據再做埋報章雜誌標題人物,如此情況下單案發生上埋頭條後警方居然冇立即調查佢或叫佢停職,而只叫另一個伙記「睇住佢」咁簡單,甚至仲俾佢繼續追查自己作為頭號嫌疑犯單案。香港警察係唔掂,但會唔會無能成噉?搞到好似人手嚴重短缺?
其實唔多關事,順便講講: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即使已經回歸,中文同英語始終是主流語言,你話主角老婆講國語合情合理,但點解做到警部阿頭居然講普通話咁抵死?用唔鹹唔淡廣東話都好過而家。難道真係咁難搵到合適香港演員?
跟住出現第三個受害人。一個女人居然俾人電鑽勁插心口再插盲對眼,可以日幾幾日唔死,再山間某小屋走甩爬到出大馬路。呢個世界d人真係難死。最難頂明明係「意外走甩」,又要營造到兇手特登俾警方發現、又係老屈主角其中一步。唉。
最後主角錯手殺左自己監視自己個伙記,居然完全冇事繼續平常生活。咁多兇案、咁多證據都入唔到手,班差佬唔係廢到噉丫嘛?
主角御宅輯兇時,終於「查」到兇手來頭就係自己個仔,全因魔童自己爆料俾主角聽,令套戲由懸疑片變成神怪片甚至笑片。唔知點解要特登幫佢配音搞到超戇居,又要有時唔夾口型(其實戲中有幾個場面收音都有問題),結果魔童出場後全場笑到仆晒街。兩個人天台嘈交嘈幾個字冇人理冇人聽到,到主角一想掟個仔落街老婆同細妹立即出現,灰呀...
知道「不能承受的真相」後,最抵死大家若無其事繼續一齊生活。既主角決定要殺佢,大家同一間屋住其他家人又唔在意,要殺有多到數唔晒咁多個機會。何解唔立即落手?佢仲要知道魔童會殺埋佢其他家人喎!
終於某日選擇帶個仔去海灘浸死佢,傻都知個仔一定識游水,佢又笨實到唔係夾硬浸死個仔,而掟佢落水等佢「自然死」。大佬!直接d斬草除根咪得囉,何解搞到自己成個白痴仔噉呀?而且有心殺,會唔會落手落得咁仁慈呀?
用個咁花時間咁花心機咁笨實仲要冇銀用的方法,全因要合理化營造主角長時間離開屋企,等乞兒可以落手殺死佢老婆之情景。先唔好討論點解主角噉都諗唔到,明知魔童出面有助手、想害死自己屋企人,仲可以任由自己老婆一個留係屋企。當魔童俾主角捉左去,佢點通知乞兒落手?你可以話佢預左有此一日而作定兩手準備。但同之前好多橋段一樣,只做到好似佢乜都知道會發生,神化過頭。
最後全部人返到大屋(好神奇,兩個人明明落海黎,跟住出鏡已經成個人成套衫乾晒),主角殺死乞兒成為真正殺人犯後追殺魔童,雖然間屋坐落半山,都唔會得一條路走佬卦?結果兩個人後山水道又碰頭。個細路咁醒又咁熟地勢,點會明知掘頭路仲衝埋去走唔甩咁蠢?
最後果段,好似睇緊《凶兆》。迫到懸崖邊,主角臨殺死魔童時差人出現(又係同一條路/又會識路/又會咁蹺...),差少少落到手時中槍,自己收皮魔童詭計大成。其實就算差佬當前要殺好容易,後面就懸崖,攬住佢跳落去一樣殺得死,但有咁叻就冇戲做啦。槍中要害後又冇死到,《無間道》劉德華條橋再翻炒。我喊緊。四大天王好似得張學友未「無間」過。
而全套《殺人犯》最唔合理、最超現實,相信係導演希望大家接受佢。你想刁鑽離奇冇問題,但前提是《福爾摩斯》,後尾唔好變左《聊齋》啦唔該。假如唔理劇同犯駁位,只欣賞劇中哲理思想?又冇多少道理可言,換言之從咩角度睇,都冇可能合情合理俾觀眾接受得到。這是全電影最最最最最最最超脫常規之處。亦係導演同編劇自己不能承受的真相。
睇正經戲,即假設冇神鬼或超自然力量牽涉之劇情片,有四樣野我最憎:
明明正正經經,最後突然神化。故事本身寫得好講得通的話,使乜搞到噉?
線索及結果唔係查出黎,而係自己走出黎。查出黎即先從一樣野開始,沿線追落去,到下一點時再多幾條線,再追;自己走出黎就如《殺人犯》,每當「需要」時候就會無端白事出現一個人,果個人又會帶住正正同現階段調查有關係且相當重要之關鍵線索,再循牽強途徑唔覺意展示俾有關人士、調查員等佢地發現。睇推理片懸疑片呢樣野我最憎,但遺憾在亦係此類作品通病。
所有關鍵證據連埋,並唔覺得環環相扣,只睇到故事屬一連串穿鑿附會。通常出現上一點問題時,此一點必定避免唔到。
最後真相唔係查出黎,而係查極破唔到案冇晒頭緒時,作案者非經巧妙安排自行揭穿而使觀眾拍案叫絕,而無情情自己篤爆自己唔知做乜。要用到呢一步,代表編劇徹底失敗。
《殺人犯》正正衰晒上面四樣野。單憑現時之前提假設,仍然好難講得通魔童條橋成功機會甚至可行性高得過零幾多,而且真係想玩死主角、想令主角永不超生,又點會咁早踢爆自己?梗等到全世界認定郭富城係殺人犯,甚至連佢自己都覺得真係再殺埋所有家人先開估啦,而家咁早自爆其實好好好好戇鳩,同破壞晒全個佈局,即使真係要自爆,你留到最後先爆,大家反應可能冇而家咁一面倒負面。其實《殺人犯》劇本同《原罪犯》非常相似,前半俾到希望大家香港拍得出一套媲美國際之懸疑片,結果跌落無底深淵:《原罪犯》故事神奇,從頭到尾除左催眠一部份過於誇大,各方面簡直無懈可擊,《殺人犯》想達到相同成就,可惜劇本懈到你唔信,我好想讚、好想話好,就係搵唔到夠理由。我認識的上一套郭富城電影係彭氏《C+偵探》,大家都用超自然包裝偵探片,起碼做到觀眾一直覺得有古怪,而唔係突然間話有怪獸當打圓場先,加上導演同攝影搭救,就算結局講到關鬼事大家唔會唔滿意。衰d講句,我寧願導演將《殺人犯》拍成一套正正經經懸疑戲,用番個超行貨大家都可以估得到的結局,例如原來真係有鬼、原來郭富城精神分裂心魔作祟、甚至佢老婆或張兆輝係兇手、又或更行貨更求祈原來全部係主角自己思覺失調發夢妄想出黎,變成唔係所謂「賣劇本」而單純賣郭富城之行貨明星片,大家會仲順氣。我唔一定要你峰迴路轉出人意表,橋段結局意料之外唔係大晒,《鬼眼》導演都難續烈啦,最少故事前紋後理講得通同唔好咁多漏洞先啦唔該,平平無奇但通順合理,起碼唔會搞到大家入場唔收貨勁小。而家唯一可以欣賞,只有敢於在商業當道之香港唔拍行貨片投資另類之誠意,而非電影質素。同喜歡佢夠暴力死相勁,老婆焗爐死果幕可以cap底第時出death metal碟時用,大量郭富城電鑽癲佬對白更為大家提供大量sample。勁在意識咁強烈都只係2B級,照計噉都過到關,之前《血戰新世紀》唔使剪都出得街啦。
其實事前冇乜興趣知,事後(中招後)立即周圍搵料,乜人乜老細拍得出呢種戲出黎?原來係all-star project,難怪:導演編劇兩個本身同猛人合作開自有來頭,得以組成超強幕後陣容,花足幾年時間完成劇本,甚至搵到荷里活公司注資、耗鉅款請《一百萬零一夜》預告片製作公司整trailer(難怪咁無敵),仲講到套戲拍左千六萬,點睇都睇唔出,星又唔係出名,最貴可能係租間豪宅;定貴在條預告片?牌面天下無敵,但套戲「前衛」到循正路集資根本冇可能拍得出或同樣架勢,何解?導演同編劇名氣的確幫左唔少,唔係兩個本身有名、同勁人共事過,個劇本根本唔會搵到人出錢,即使開到都一定會俾電影公司勁改勁剪成普通鬼片,不過如之前講過,噉樣大家可能更加收貨。而超明星班底除左可以令不可能成為可能,或者另有益處:上Yahoo影評目及目及,同期上映之兩套深度性港產片《殺人犯》及《再生號》,前者綜合評價四星半,後者平均只得一星半。我睇《殺人犯》全日幾場座位表幾近全部爆滿,典型香港睇戲文化頭三個字勁多聲,食野、傾計、開膠袋、講電話、遲到、郁身郁勢...最激之時嘈到連對白都聽唔清楚,但完場時千人齊屌之聲,要比開場頭三個字更凌厲,我入咁多年戲院真係第一次見。冇睇《再生號》,但單憑預告片同陣容,相信觀眾好難可以激動得過此幕,為何兩者間可以相差三星之遙?希望千六萬成本中,冇包括到俾錢買評論宣傳同打手費。但毫無疑問錢同後台真係好緊要。導演同編劇不得不承認,佢地比好多電影工作者幸福好多。
「不能承受的真相」,其中一個解釋係不能承受地離譜,亦係大部份香港人所想,不過差又點?照大收,照場場爆滿,鬼叫而家gimmick世代,連雜誌都可以俾負星都算一個創舉,完場全場齊鬧亦能算是成功,跟住自然有人慕名而來「睇下有幾cult」,你有你鬧傻仔照入場,《殺人犯》都可謂近年一支「商業」奇軍。有利可圖要再拍落去未必冇行,魔童未死繼續消遙作惡,主角只入精神病院,總警司又發現真相,咁多伏線要作實作到落去,講總警司搵主角細妹救佢出院一齊追捕魔童已經得啦,《Saw》咁冇劇情都可以一開波就話九部曲,《殺人犯》更加天馬行空創意無限,繼續多兩三集又有幾難?唔做《原罪犯》做《捉智雙雄》都好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