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VENANCE

THE PROVENANCE - How Would You Like To Be Spat At

 專輯:How Would You Like To Be Spat At
 公司:Scarlet Records
 年份:2005
 樂風:Avantgarde Gothic Metal

2005年其中一份情人節禮物,是THE PROVENANCE經Scarlet Records發行的"How Would You Like To Be Spat At"。憑藉自成一格的首兩作,他們已成為哥登堡最獨特樂團之一,雖然所屬廠牌不是甚麼大公司,音樂質素已是最有效宣傳工具,耳濡目染間幾年來已贏得不少固定支持者。但,這一份情人節就是他們也不大領情,怎樣看,這樣名字的唱片都只會破壞情人節的浪漫吧?就連Scarlet都接受不到,之後已放棄他們。這樣的唱片,會是如何可怕?

"25th Hour; Bleeding"是激動的哥登堡,"Still at Arms Length”是OPETH式瑞典前衛,這次可以是甚麼?因為團員音樂口味開始偏離金屬,這次是金屬,卻怎樣聽都不像是金屬。截然不同的風格轉變不同了,大幅度起伏沒有了,突出旋律沒有了,之前知名的長笛和合成器沒有了,以前大家喜愛THE PROVENANCE的地方,除了Emma Hellstrom 之外,差不多全部不見了。這次男聲部份已經沒有死腔只餘Garm式的清腔,男女交流部份和一些片段是最明顯的「歌德」遺產,只是沒有了那些瑞典團式花巧技術,從結他到鼓都是很平實、很低調,錄音不知是否特意地弄得有點低質充滿實驗感覺,音樂與演奏又比以前簡約,整體形成一片烏雲密佈的景象,深沉得令人作嘔作悶。還算是歌德嗎?更像doom/sludge。但樂團就是想要這份病態,甚麼都不漂亮,就只有女聲漂亮,對比相當強烈,令人不安這點做到了,但做不到大家都喜愛,上幾作的絕妙跳躍和變化這作依然達到,只是感覺上沒那麼多了,抑鬱低調的時候居多,因為結他和合成器太專於數種音色,男聲同樣只有清腔,這些偶爾的火花和女聲會是最令人印象深刻,其餘部份不留心去聽,可能沒多少會有記憶;不像上兩作,這張需要極度的集中與投入,所以對絕大部份人來說,除了個別幾首旋律與變化較明顯的歌曲如"Catching Scarlet in the Sun"和"Going Down",其餘甚至整張唱片接近消化不到。名字最具速度感的"Speeding to Get By",反倒是最慢最sludge/doom的一首,難怪會拿來作為專輯結尾,但可能還未播放完畢,已有人睡著了。

音樂是屬佳劣各人自有不同看法,歌詞依然凌厲卻是不爭事實。寫實而切身歌詞一向是THE PROVENANCE強項,這次負責填詞的鼓手,更是為當中意識意境,在家中寫得連意志也崩潰了,最後要進醫院進行精神復康治療。或者因為與他的經歷有關而有如此大的反應,但縱沒感同身受過,光聽Emma Hellstrom以無辜中帶淫邪的天真歌聲唱著血腥暴戾的詩句,已令人不寒而慄。樂團最欣賞的其中一支極端金屬樂團是MY DYING BRIDE,不知這是不是原因,他們每一作總有些動作,像是有意無意間向這班前輩致敬,如"Heroine"、"Considering the Gawk, the Drool, the Bitch and the Fool"、"About a Whore, About a Kill"這些歌名,豈能不聯想到"The Whore and the Cook and the Mother"、"Heroin Chic"這些MY DYING BRIDE的古怪作品?正巧,這些也是出自MDB的"experimental doom metal"專輯"34.788%...Complete",就是和THE PROVENANCE上作名稱有點相似那張。

對,其實很多哥登堡樂團都有這樣做過,現在的自己和之前完全兩樣,但當其他是為多賺個錢而轉變成些大眾都接受和想要的東西,更顯得THE PROVENANCE有態度,沒有一支有他們那麼勇敢,肯這樣完全不顧市場與聽眾期望,放棄自己的99%變成完全另一副容貌只為寫想寫的歌、玩想玩的音樂,他們可算是極端金屬界反市場反潮流的典範。這份忠於自己、不涉及商業、只為追求個人音樂理想的態度,足以令很多為錢變質的樂團蒙羞。

歌曲試聽:"Going Down"

http://www.trinityrecords.com.hk
The TRHK Webzine - 極端金屬中文資料庫兼討論區


Sir個網
lau-s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