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M. 18 LIVE 2009演唱會



都幾黑色幽默。22/11/2009,家犬朝早走左,夜晚,走左去睇G.E.M.演唱會。買飛時冇預過同一日會發生呢件事。初時G.E.M.(記得係G點E點M點)公佈演唱會只開兩場20同21,某程度上估到實會加多場22/11星期日,我一個星期前買飛,雖然隻狗中完風好多問題,但大件事往往一黎就黎,廿一號撻低,第二朝訓醒就走左。花個晏晝幫佢善後傷心一番,白事排期兩個禮拜後,期間,生活仍是如舊繼續。


"C'est la vie."


《2008 Retrophrenia》時講過,近幾年香港樂壇最寸爆必數出左個G.E.M.,本身受正規聲樂同古典訓練,黎到連唱歌都未學過、做歌手前只有唱K的香港樂壇,其他人根本鬥之機會都冇,除左橫掃08各大頒獎禮得黎令人心服口服,屈爆機時仲未夠秤先笑爆咀。我鍾意佢除左唱得作得,仲因為聽佢睇佢唱歌,真係好難唔覺得自己睇緊半個metal歌手表演,而用metal角度剖析,可以用DRAGONFORCE或LOST HORIZON等樂隊做比喻:一班extreme metal友決定「降呢」玩番傳統metal/power metal,單技術同體能已經高過晒原來一班,根本一入場已經超晒班,再者無論典型還是極端、美國還是歐洲,冇幾多成功音樂metal樂手會未接受過或自已研究過古典及民謠等正統音樂,只有擴闊自己視野先能夠不斷進步創新,其他領域吸納之新元素更往往是令自己突圍而出之重要部份,可參考實際上種族主義色彩非常強烈有Steve Vai份之搖滾cult片《Crossroads》


「冇錯,劉Sir的乜叉野,到頭來都關metal事,呵呵∼」


《G.E.M.》得五首歌但《Where Did U Go》同《睡公主》天下無敵 - 對我黎講,為《睡公主》買隻碟已經抵晒有突。連EP都可以出到第三版就知勁啦。過左一年終於夠秤了(亦即,終於冇寸其他人寸到咁甘了),慶祝途徑除左出新碟《18...》仲搞多場《18 Live》。作為香港樂壇最具實力新人,出道一年開到具規模演唱會唔算出奇事,雖未至於側田年幾唱到去紅館咁堅 - 謝安琪都要三年啦 - 但《G.E.M.》上年年底先出,即係出左碟一年多少少(正確黎講係十三個月)就可以去到一個唔算細之場館連開三場,加上三場都爆到黐線,作為一個非大label歌手都算一個成就。不過諗真,其實幕後勢力都唔算太細卦?近年好多演唱會都有大贊助商支持,品牌名往往排先過歌星名,而做得贊助開兩場再加場多一晚,點都唔會支持得少。不過呢度我就算提到個演唱會名都會省略贊助商個名,除左廢事賣廣告,你又唔似夏韶聲《諳》果場搵到個名全世界最型贊助商,邊值得幫你宣傳?另G.E.M.所屬label叫Hummingbird,相信冇乜人熟悉,因為搞手本身已經唔多地道關係比較接近國際,而主角解話Hummingbird係一種好細隻但飛得好高好快的雀鳥,睇落聽落夠晒underground,不過應該唔會小野得去邊。起初SOLER同屬Hummingbird,之後label告毀約要佢地陪二千幾萬,打完官司「還價」都收五百幾萬,SOLER算欠名氣已可以涉及咁大筆錢,更何況大紅G.E.M.?唔出名,又有乜所謂?有錢就得啦!(調番轉諗:一間超實力label,主管級自己有份做埋音樂創作,絕對係國際級水準加國際級視野,點解到頭來香港冇幾多人識/理?(再諗深一層:老實講,如果G.E.M.唔係廿歲未夠又有外型,可能都只賣到幾百隻碟(卦),跟住棄唱原創歌改唱cover晉身可能賣好多碟但寂寂無名的某發燒天后之列咋))


一首《睡公主》已經令鄧紫棋王菀之一樣,成為當今香港樂壇兩個我最喜愛唱作女歌手,新碟《18...》飛到去美國錄音搵黎更多海外創作人,立即國際化得多,除G.E.M.自己作曲幾首十分台式,《塞納河》直頭F.I.R.。不過噉當然只會係好事。所以聽完《睡公主》、聽過晒兩隻碟之後,而家開到咁大場演唱會一定支持 - 都係果句啦,新人黎講算好大規模了,有幾多個側田?(但,老實講句,以佢現時狀態、叫座力加幕後勢力,我覺得要搞紅館未必搞唔到)開show前一個禮拜我特登出尖沙咀通利,諗住點爆應該仲買得到單人位卦?點知賣飛姐姐話佢地只賣最貴$480飛,仲要全場最最最邊位,平飛單人位係唔賣俾你你吹咩,睇個勢大會絕對有信心去得晒飛,搞到我成世人第一次睇演唱會要上網信用卡買飛,仲要$280蚊坐到去個場唔計上層看台平地最後尾二一行。慳番d錢,可以到會場買野:



陳慧琳Love Fighters演唱會時提過,冇幾多香港歌手會有個人商品,本無主題同個人方向之K歌影響深遠呀,既G.E.M.歌本身唔為K歌市場而作,經營亦偏近外國文化,各式商品大量供應。獨立音樂界打滾多年的我完全明白,數碼時代商品才是皇道呀,賣碟賺得幾多甚至開gig搵到多少?賣衫賣袋賣自己品牌產品先係藝人搵快錢之道。我當然冇乜興趣,dtee全部細件似女裝,我著的話可能睇睇下show會北斗之拳式爆衫。既冇乜野好買,咁多人入場又唔急,周圍望好過同成場靚仔靚妹鬥迫啦。行左個圈先知G.E.M.吸引力夠晒大,有好多明星黎左,見到真人的有何傲兒。原來好高。不過超級厚粉。



場地同上次林曉培演唱會一樣係九展(較)新場匯星,遲買飛又唔肯買貴飛的下場,是坐到下層尾二一行,搶到中間位已經算好開心架喇,如果買貴飛,你要行去相中左方最遙遠個角落先搵到劉Sir。其實今場算好,未夠N年前伊館迪克牛仔,一早買飛點知編到去上層最最最角位究極山頂,事實證明一個人睇演唱會,早買飛同遲買飛可能分別不大,只遺憾在我坐下層最後收$280(信用卡買加多十蚊手續費,傷),但今個演唱會爆到開埋樓上,而樓上唔遠得幾多但一定清楚得多,反而一張飛收平一舊水。除左「跌多左一舊水」,另一個遺憾,可能係演唱會開始前一日,先知道原來雷頌德做音樂總監。大叫中招。從佢多年創作及陳慧琳演唱會已知,論流行曲佢絕對有料到,但任何野經佢手永遠變得穩打穩紮,冇要求一定滿足到,有要求或驚喜的話...你比較雷氏主理之《G.E.M.》同海外製作《18...》兩隻碟,就明白佢所欠缺,正正係開始進步之本地樂迷追求之國際視野。


十三個月出得1.5隻碟,玩晒全部歌先夠一個鐘,預左會玩好多cover。差唔多你識得的G.E.M.歌都有得聽,cover選擇新舊中英文歌都有,不過唔太觀眾向市場向,頭半場好多英文歌同舊歌,佔觀眾人數大部份之香港靚仔靚妹黎講可能幾悶 - 又或者,有乜所謂?聽歌定睇人?基本上首歌唔識唔緊要,快歌俾到個拍子大家一齊郁,慢歌有高音位表演唱功,台下一班就滿足晒架喇。難怪此二乃選曲主要方針。開場前 - 尤其知道雷頌德玩晒後 - 擔心過會唔會為就番靚仔口味,好多歌會改編成R&B或者跳舞歌,好在呢兩類比重我仲接受到,唔會搞到鋼琴或樂隊成份較重之現場版不足掃興。《2008 Retrophrenia》都話啦,首首玩到《睡公主》噉就話無敵嗟,我向來唔多聽R&B,冇番多少樂隊或古典調劑,太多柔歌慢歌會頂唔順。


歌滿足到,好在唱都能夠。特登入場睇佢梗為驚人唱功,我入場最主要為三首歌,包括兩隻碟主打U歌《Where Did U Go》&《All About U》,同在我已是經典之《睡公主》,對佢從未存在過任何「死會唔會錄音無敵但現場收皮」之擔憂,勁在狀態得唱功得,開場到最後無論點扯高音點玩聲,都唔會聲沙唔會唱唔到唔會走音唔會唔夠氣,在連換氣同音準兩個唱歌最簡單最基本要求都達唔到之劣質歌手橫行年代,上佳狀態俾埋超高音你夫復可求呀?又未至於完美,如你似我咁挑剔的話。實力強橫自擁百利,過份自信卻會成害,學過正統歌唱總會賣弄,我嫌部份扭音過玩得火左少少,輕聲部份有時重拍位咬字太過用力,我覺得係作為唱功派之無意識副作用,同類通病常見於聲樂出身再踩落流行界者e.g. VEGA,好在兩樣都唔算太顯耳,發生次數皆少。另一心中刺是感覺上高音位有所保留,可能聽得太多CD及間中電視一首歌去到盡印象太深,硬覺得有d難度歌高音位聰明地改旋律避過,雖然仍是高音,但可以唱得輕鬆過原來,為顧及連續三晚演唱會狀態絕對明智,都係果句:如果你唔似劉Sir唔太高要求,你根本唔多會介意或者覺,因為本來難度分5分,而家改左唱法得4.5分,睇黎弱左,但對落一位已經只應付得到難度分2.5-3,比CD不足比下卻好難唔夠餘。


主角已經值得打95分,不過其他部分可能仲要改進。驚喜唔係冇,雖佢兩隻碟夾埋其中一個大類別係跳舞歌,冇諗到會請幾個跳得超勁的dancer由頭表演到尾又編得好睇同夾音樂(除左一開始兩個女dancer一人一枝結他但擺明唔識彈只做道具,我地行內人睇到只會覺得好笑),可惜高潮位做得好,中間卻好多空檔,甚至有幾次歌手入後台後全場靜晒冇事發生,live最忌呢種長得黎不必要之dead air。搵到林海峰做嘉賓開心架,點知唱完《食煙飲酒講粗口》就拜拜,得一首合唱冇solo之餘差唔多一句野都冇講過,做演唱會嘉賓做到咁搭檯feel咪話唔灰。仲有一點,相信香港演唱會永遠唔會改進,就係焦點全落在歌手身上。睇過咁多演唱會,對比林曉培F.I.R.兩場(後者仍是我最滿意的pop show),香港演唱會樂隊差在冇參與性同表演性,只獲給予作伴奏之職責/機會,除非演唱會性質接近band sound如夏韶聲《諳》,後面隊band從來只能做佈景板,中間有段仔時間俾佢地solo或提提佢地個名已經好好彩,好似《李香蘭》搵左位(我覺得)十分有料到之小提琴手做主奏,但佢係邊個?出黎,拉,拉完走,從頭到尾完全冇提過佢個名、咩來頭。而且我覺得請黎班樂手未算好頂級,特別鼓手睇手勢已覺有點差少少,所以《睡公主》bridge入番chrous果下靜位出左事,我甚至一早有預感會發生,全無驚奇只得「都知你架喇」。咁灰。反觀其他地方歌手連session都好認真,搵番林曉培一場差別夠晒明顯,人地個結他手技術同聲已經超越單純pop層面,再者成隊樂隊都有份一齊參與活動。冇一場非香港單位演出,我唔會對歌手背後演奏一班感到讚嘆,同歌手言行舉止唔會令人感到同佢地分開屬各自個體,樂隊係session就只係session唔好搶我鏡唔該之類鮮見。單拍埋最近之台灣,香港已經冇得比啦。我仍然好希望可以有一場香港演唱會,做到樂隊唔止玩得好,仲能夠成為舞台表演元素之一,睇完唔使彈呢個甩果個硬成隊冇野突出,而可以大大聲同人講:


「嘩,班session真係好鬼勁好好玩呀!」


單以香港本地演唱會計,有缺點都足夠,特別其他演唱會台上拎咪果位連「歌手」名銜都未必匹配時。仲有唱到JUDAS PRIEST噉跪晒地狂嗌高音(音樂未去到「咁重」但唱到咁激都幾造作,但我鍾意),同最後encore《Where Did U Go》果份感動(唔計個人偏好《睡公主》,必定是近年最強香港流行曲),三晚演唱會全部爆滿合情合理,過後,思考著十八歲後路向如何?當事人稱寫metal ballad到爆的《睡公主》僅十三歲,仲早過出道幾年,跟住只有越來越pop可能是正常,正如一隊band,往往開波最強去到盡,頭一兩隻碟紅左,自然放慢放軟開始搵錢。G.E.M.的pop點都唔會流於其他香港「歌手」咁流,而佢應以此「國際視野」優勢繼續進步。希望佢唔好再黐咁多雷頌德啦。